第四百九十六章 阳明先生

隐于深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白色文学 www.bswx.net,最快更新带着名将混三国最新章节!

    “任何穿越人士,终究要走过三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就如主公之前一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在历史既定轨迹中苟且钻营。运气不好,便会葬身历史大潮当中。而实力与运气并存的,就会如主公一般,成为可以影响历史进程的那只蝴蝶。”阳明先生抿了一口茶,语重心长地继续言道:“到了主公这个阶段,其实就是穿越的第二个过程。历史因为主公穿越的缘故,开始有了一些改变。这个时候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推动历史,让历史按照既定的

    轨迹继续行进。”

    “因为只有这样,作为穿越人士的优势就会继续存在。而一旦历史脱离了既定轨迹,那一切就都向着陌生和不可预料中行进,这样作为穿越人士的优势便荡然无存。”

    何咸深深地点了点头,这个道理他很早以前就懂。

    并且,他一直也是这样在不改变历史的前提下,秘密发展着。只是他想不通,自己明明已远离了长安那个政治旋涡,为何历史忽然就不向前行进了?

    还是说,历史仍旧在缓慢行进,只不过时间上会出现一些差池?

    “主公在此胡思乱想,终究毫无头绪,反而只会自乱了阵脚。既然想解决这个问题,那何不遵从本心,前去长安迈过这穿越的第二过程?”

    “再入长安?”

    何咸闻言,不由呢喃了一声,眼神也随之复杂向往了起来:沉寂了这么长时间,的确该重出江湖了。而且,对付董卓,可不是谋取上党这等小事,这是足以改变未来天下局势的风云之举。

    这样重量级的事件,这风云涌动的历史时刻,足以值得他出场。更不要说,如今他同董卓之间的矛盾也愈加严峻起来。穷凶极欲的董卓,越来越频繁派遣董璜起来查探河东贸易的账册。而为了应对这样的状况,悭吝的何咸不得不忍痛割肉,拿出大笔的钱财奉送给董卓

    挥霍。同时,西河、上党、太原三郡之事,虽然瞒过了董卓。但董卓也几番催促何咸尽快平灭汉贼,然后出兵收复三郡。一封封的钧令下,言辞也越来越激烈直接,甚至传闻董卓已打算调动屯驻陕县、渑池一带

    的军队,直接越过何咸征讨汉贼。

    吕雉阿姨的计策,只能安稳一时,不能一劳永逸。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居的何咸和董卓非但没有各自岁月静好,反而渐渐走到了你死我活的边缘。

    现在,董卓忌惮何咸越来越难以掌控,而何咸也厌恶自己屈居董卓之下,不能大展拳脚——既然两看相厌,迟早兵戎相见,那此时何咸先发制人,便成了绝佳的选择。

    更不要说,做成这等大事,非但于己有利,更可解救处于水深火热当中的关中百姓。如此于己于民皆有利的事儿,何乐而不为?

    想通这一切,何咸不由振奋了起来。

    他缓缓起身后,对着阳明先生深深一礼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先生,在下这就准备前往长安的事宜.”

    阳明先生淡淡一笑,似乎早有预料:“看来,主公已然下定决心,知晓去长安该做什么了。”“那是自然。”何咸这时又得瑟起来,不过与往常不同,这时他的得瑟丝毫不显得轻浮,明媚自信的微笑只给人一种安定的信念:“江湖上已经很久没有我的传说了。而且,长安城里的那场大戏,似乎缺了一

    位优秀的导演。”

    “穿越以来,不能导演‘三英战吕布’已是遗憾。可现在若是连‘吕布戏貂蝉’的年度大戏也不能执导,那穿越还有什么意义?”

    “主公既已心思通透,那不如早去。”

    何咸再度一礼,施施然而去。不过,走到门口的时候,他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回头问道:“阳明先生,那穿越的第三个过程,又是什么?”

    “此事,待主公从长安凯旋归来,属下自会告知。”阳明先生没有回答何咸,而是给他留了一个悬念。

    这是牵挂,也是在叮嘱何咸此去万事小心。

    何咸当然理解了,郑重地点了点头后,才最后又问了一句:“先生有通天改地之才,难道真心便甘愿意在此教学育人,不愿入世绽放璀璨光彩?”“心之所安,便是归处。”阳明先生洞察世事的一双眼睛丝毫没有波澜,淡然回道:“主公麾下人才济济,不乏阳明子一人。若在下有幸教导出几位匡扶天下的人才,将‘心学’传扬世间,方是功在千秋之幸事

    。”

    何咸只能惋惜又敬佩地施了一礼。同时,隐隐还觉得有些心痛。

    熟悉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了,这位阳明先生,就是五百年才出一位的绝世天才。在华夏历史的明清两朝,王阳明与曾国藩被称为最后的圣人,可见他的功绩和影响多么深远。

    原本,何咸只想召唤一位代替范仲淹老爷子教书的大儒。可想不到,系统却一下扣了他十万声望点,送来了阳明子。

    或许,就连系统也认为,王阳明那回归本源、倡导人性解放的‘心学’。才更适合何咸这种跨越时代的理念,才能一扫汉末空谈阔论、华而不实的文气。

    有意思的,与当初身在书院、志在改革的范老爷子相比,王阳明虽然也有改天换地的才能,但人家就是一心想着教书育人,传播自己的理念。

    历史上的王阳明,无论身在蛮荒瘴疠之地,还是在剿匪平乱的战火当中,都孜孜不倦地在教学育人,乃当之无愧的千古第一名师。

    十万声望点,看起来就这样大材小用了。不过,心痛归心痛,但何咸却一点都不后悔:现在他麾下人才也不少,也真用不着王阳明如何呕心沥血。反正他人既然来了,那就会如定海神针一般让人心安、为人答疑解惑。更会在必要的时候,擎天保

    驾。

    也由此,此番入长安去当大导演,何咸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如今他的治下,已然不用自己如何安排交代了。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事,他这里有姚广孝;

    繁荣经济、安邦济世之事,他这里有管仲;

    统筹规划、稳定后方之事,他这里有萧何;

    最后,他这里还有一位最后的圣人曾国藩,这可是一位‘全才’级别的人物。三巨头但凡有些应付不来,曾国藩这里都能帮上一把手。

    就算‘四常委’一下遭遇了什么旷世惊天的阴谋。那最后的最后,还有王阳明这一道屏障。

    所以,此番入长安,何咸走得很安心。带着无名和养由基两位大保镖,还有关平和司马懿两个小跟班儿,外加七百冠绝这个时代的精锐亲卫,一路上看尽了春夏之交的美景。甚至,他还带上了自己的娇妻美妾,搞得如同回家省亲一般,潇洒自

    在。

    当前方长安城的轮廓渐渐清晰的时候,何咸不由遥望着这座古老恢弘的城池,发出一句连他自己都不明白的感慨。“长安,我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