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入京城

卿寒七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白色文学 www.bswx.net,最快更新静而有女其姝最新章节!

    (回忆) </p>

    顺治八年二月,由多尔衮和皇太后为皇帝福临亲选的皇后博尔济吉特·静姝进京。 </p>

    …… </p>

    蒙古科而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亲自送女儿上京,草原上野惯了的静姝从蒙古到中原的路上一刻也闲不住,一个劲儿的闹腾,不是这儿走走就是那儿看看,吴克善向来宠爱自己的这个女儿,从小便是娇生惯养,性子便是活泼了些。 </p>

    快要进入京城的时候吴克善给静姝不停的念叨:“静儿,到了京城之后,你就是要做皇后的人了,可不许胡来,京城可不像是在家啊,总是有人护着你。” </p>

    静姝在大街上乱窜的拿着冰糖葫芦,一手递给身边的芍药,一边自己不听的吃着含糊不清的回答着:“知道了知道了,这不是芍药有跟我念着规矩了,女儿都一一记着呢。听说皇后就是最大的了,爹爹你就别担心了,没有人敢欺负我。” </p>

    吴克善眉毛紧皱,如果是在多尔衮在世的时候,爹爹自是不担心你的处境,可是如今,多尔衮在去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而不久前,皇帝才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虽然我是皇太后的长兄,看在这个份上太后会护着你三分,可是一旦皇帝的江山坐稳,爹爹怕你,唉…… </p>

    “喏,芍药,那个是啥?”静姝无视吴克善担忧的眼神,走到一旁看着彩色的灯笼,好美的灯笼啊,她在蒙古从未见到过,静姝伸手准备去拿,却被一旁的店家拦住。 </p>

    “姑娘,你不是本地的吧?”店家笑着说。 </p>

    “你是怎么知道的。”芍药快言快语接过话。 </p>

    “看二位的穿着,再听二位的口音就知道啦,哈哈哈,姑娘可是中意这盏灯笼。” </p>

    静姝疯狂的点头,期待的看着店家。 </p>

    “这要姑娘能把这个灯谜猜出来,今儿这灯笼就当在下送给姑娘了。” </p>

    “送给我?好啊好啊,我猜我猜。”彼时的静姝当然还不知道所谓的灯谜是什么,只是一谓的想着能够免费得到灯笼,兴奋的摩拳擦掌。 </p>

    那在下可就说了啊:“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说完了店家又别有深意的看了静姝一眼:“猜一个玩物。” </p>

    静姝眉头瞬间皱起来,芍药也是,两人的表情如出一撤。芍药凑近静姝的耳边说:“他在说什么啊,我怎么听不懂。” </p>

    “我怎么知道,这么文绉绉的东西,我也闻所未闻啊。”静姝白了芍药一眼,吴克善在一旁的小商贩门口坐着等静姝,看着静姝对一个灯笼犯怵,本想直接过来帮自己的女儿一把的。 </p>

    后来又停住了,她总要适应这里的生活,适应没有他庇护的生活。 </p>

    “可是,风筝?”旁边传来一阵温润如玉的声音,静姝顺着声音望去,来人手执一把折扇,一身世家公子的装扮,右手拿着扇子有以下没一下的拍打着自己的左手,笑起来如沐春风。 </p>

    店家听到,欣喜若狂,“这是在下想了好些时候才出的谜题,至今一直未曾逢到解题之人,公子真是厉害呀,既然如此,这个灯笼就送给你了。” </p>

    想来这位店家也是风雅之士,有些许的文墨功底,也是说到做到,当即就将灯笼取了下来给了这位公子。 </p>

    静姝伸出手无奈的道:“可是……” </p>

    拿到灯笼的襄亲王眉毛一挑,看着她笑了笑:“君子怎能夺人所好,姑娘既然如此喜爱这个灯笼,今日就当是在下送给姑娘的一个见面礼吧。” </p>

    静姝拿到之后开心的笑了:“哇,你人真好,你叫什么名字啊,我叫静姝。” </p>

    博果尔挑眉道:“博尔济吉特·静姝?” </p>

    “你怎么知道我全名?”静姝好奇的眼睛滴溜溜的转。 </p>

    博果尔摇了摇头,这个姑娘,全京城都知道你进京来当皇后了好吗? </p>

    “你叫我博穆就好。”襄亲王博穆博果尔静静的说。 </p>

    “博穆?好,我请你吃饭吧,你送了我灯笼呢。”静姝捶了捶胸仗义的说到。 </p>

    博果尔看到不远处准备起身走过来的吴克善,转身快步离开了,只留下一句:“下次吧,还会见面的。” </p>

    “还会再见?”静姝喃喃,但是有了自己喜欢的灯笼在手,她还是很开心。 </p>

    吴克善劝说时辰不早,他们该去驿馆休息了,毕竟以后静儿的身份抛头露面对她来说总归是不好的。 </p>

    次日,吴克善带女进宫求见皇上,政务忙,不能得见。 </p>

    第二日,第三日,皇上总是以各种理由回去,避而不见。 </p>

    静姝也很气恼:“爹爹,这是怎么回事,女儿还不嫁了呢,有这么欺负人的吗?” </p>

    吴克善大怒,扇了静姝一巴掌:“以后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不可再说,你嫁过来,不止关乎你个人,你身后庇护的是整个蒙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你必须成为大清的皇后!” </p>

    “爹爹。”静姝含泪委屈的看着多年来一直疼爱自己的爹爹竟然对自己大打出手,她自然也知道自己的责任,看着爹爹本就因为皇上不见气急,如今又因为自己的话脸色发白,静姝有些愧疚,上前拉住吴克善的衣角:“爹爹,女儿知错了,以后都不会这样了。” </p>

    唉,吴克善叹了口气,拉出了自己的女儿,自己的骨肉,怎能不爱,只是婚事必须要结的,皇上这儿不行,他得想法子见见太后了。 </p>

    初见太后时,太后只说因刚过了多尔衮一事,皇上只怕还在气头上,静姝又是当年多尔衮与她定下的姻亲,现下再去说,怕是更惹的皇上厌烦,让吴克善先回驿馆等消息,此后又是几次求见太后,太后竟然也避而不见。 </p>

    从二月进京开始,吴克善就一直在想着各种办法。 </p>

    这段时间的静姝倒是彻底的闲了下来,在这个从来没有到过的京城里,她还在寻找着更多好玩的事情,左右有爹爹顶着,她倒是乐得自在带着芍药四处游玩。 </p>

    这天,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带着宫里的嬷嬷来访,说是太后吩咐教未来国母规矩的。 </p>

    襄亲王作为给太后传递消息的信使,自然也理所当然的时常出入驿馆。 </p>

    “原来你是襄亲王。”静姝看着他的朝服,好奇的左摸摸,右摸摸,你们中原人都这样穿衣服吗?不会很难受吗? </p>

    “你马上会更难受了。”襄亲王嘲笑她,慢慢的说到。 </p>

    在嬷嬷教习了数日之后,她也算是领教了,周身酸疼,不能动弹。 </p>

    里三层外三层的衣服裹得静姝密不透风,她时常问博穆:“我一定要穿这么厚重的衣服吗?这么多的规矩必须全部记住?” </p>

    “自然,你是大清未来的国母,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大清的典范。”襄亲王也会不厌其烦的跟她一一解答。 </p>

    在这几个月内,博穆博果尔都会奉太后之命,时常来看顾静姝的情况,跟静姝的关系也日渐好了起来,在静姝眼里,她把他当成是好朋友,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中原人,也是在入京之后众多的日子里最能让她感觉到还有所谓的真情在。 </p>

    连着四五个月的教习,她在京城待得时间越来越长,亲王吴克善也越来越着急,开始扩大范围的四处活动,请求诸亲王替他禀明太后。 </p>

    静姝也由一开始的张扬活泼,变得慢慢的沉稳了,但是还是不能抑制她眼里的点点星辰,这京城,她还没有开始,还有太多的期待。 </p>

    博果尔时常会在静姝教习期间给她寻来很多的民间小玩意,她最开心的时候,便是博穆给她带来小玩意儿的时候了,每当这个时候,她就觉得这个世界又鲜活不少,她时常憧憬着进宫后的五彩缤纷。 </p>

    后来,她也经常想,如果一开始没有期待,当整个人生变成灰色的时候,也就不会如此绝望了吧。 </p>

    八月,皇太后下旨,令皇帝册立皇后并举行大婚仪式。 </p>

    入宫之前,博穆博果尔带了一只兔子过来找她玩。 </p>

    “你的规矩都学的差不多了,我今日在街市寻到这只兔子,便带来给你看看。” </p>

    静姝刚开始看到兔子的时候两只眼睛全是欣喜。 </p>

    很可爱的小兔子,只是,被关在金色的笼子里,四处挣扎,静姝试着触碰了一下它的腿,它便突然的跳了起来,笼子翻滚从桌上跳到了地上。 </p>

    静姝吓得退后好几步,发髻上的玉钗滑落,摔的粉碎,小脸一阵雪白。 </p>

    博穆将笼子拿远了些:“吓到你了?我以为它关在笼子里会很乖的,怎么回事。”博穆又看了看兔子。 </p>

    静姝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吓死我了。” </p>

    博穆看着静姝滑稽的表情忍俊不禁,但是静姝还是忍不住偏着头想看着这只小兔子,她在蒙古也见过许多小兔子,但是蒙古的兔子都是自由自在的到处乱蹦,像这样被关在笼子里的她倒是很少遇见。 </p>

    “为什么被关起来啊,一定很难受吧。”静姝自言自语的说到,小心翼翼的想要再次触碰它。 </p>

    一旁的博穆倒是走过去,将她摔碎的发钗拿起来看了看,“碎了。” </p>

    静姝转头:“没事,宫里送了好些来,我应该戴不完。” </p>

    博穆将腰间的玉佩拿了下来,放在了静姝手里:“既如此,那这个就送你吧,此去进宫,你要遇到的事情必然不少,如若有需要我帮助的地方,你便拿着它来寻我,我自当帮你。” </p>

    静姝本想推辞,将玉佩推回去,但是传来了芍药急急的声音:“小姐,小姐,该梳妆了,亲王说要入宫了。”不难听出,芍药的语气里充满着一半的欣喜,毕竟这是喜事,又加上自己的小姐从今天开始就是皇后了,于是跑的也愈发的轻快。 </p>

    芍药看到了博果尔,微微一蹲:“见过襄亲王。”这段时间的教习,规矩也是都有所了解了,芍药说完,又立马拉着静姝向外走去:“走吧,小姐,亲王已经等着了。” </p>

    静姝一手被拉着,一手拿着博果尔的玉佩,走出去之时深深的看了一眼金色笼子里的兔子,她本想转身将兔子给放了,但是不断的有丫鬟前来扶着她,她便也来不及再回头了。 </p>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是一入宫便成为皇后,这应该是很多人几世都求不来的殊荣吧。听爹爹说,因为多尔衮的去世,她的日子怕是不太好过,但是要记住她是蒙古的依靠,有着尊贵的颜面,该做的不该做的,总是得注意些的。总归她是皇上的妻子,应该不至于遭受什么大苦大难吧,要是太难她就不做,明哲保身总是好的。 </p>

    可是难就难在,一切居然是她的心甘情愿,她甚至比不善那只笼子里的兔子,可悲,可叹。 </p>